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之窗 > 工作动态 >
不忘初心,回望来时路
——寻找著名党史人物戴晓云的去向及其家人
2019-07-10 12:44:50   来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国共产党建立98周年之际,中共衡山县委党史研究室配合湖南农业大学“重走毛泽东湖南农村考察之路”考察调研活动,开展以“不忘初心,回望来时路”为主题的寻找中共地方党史中一位重要人物戴晓云后来去向及其家人情况专项行动,基本解开了这一地方党史之谜。
  戴晓云,中共早期党员,曾经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湘南特委书记,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监察委员。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正是在他的陪同下,毛泽东主席对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县农民运动进行实地考察,后来写下了著名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此,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等地方的党史书籍都有详细记载。但是,有关地方党史书籍对于这次陪同考察之后的戴晓云再无记述,他后来的去向一直成谜。
\\
     1927年的毛泽东                   毛泽东考察衡山农民运动路线图
\\

   戴家珍藏的戴晓云旧照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戴聘公祠旧照
  为了揭开谜底,中共衡山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熊仲荣在查阅大量党史和其他书籍资料基础上,和湖南农大公共管理和法学院党委书记徐合奎等同志一起,经衡山县开云镇党政办主任陈向阳联系和安排,于2019年7月4日冒着酷暑,来到戴晓云家乡,在开云镇世上村党支部书记彭建青的陪同和引导下,现场察看毛泽东当年召开群众大会的章塘、召开座谈会并住宿的戴晓云家——戴聘公祠遗址,走访戴晓云的侄儿戴翔山,与戴晓云的女儿戴孟彬视频通话,查阅戴氏族谱,查看戴家珍藏戴晓云遗照以及其他介绍戴晓云家人情况的书籍等资料,对戴晓云后来的去向及其家人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
 徐合奎(左)、熊仲荣(右)走访  熊仲荣、戴翔山与戴晓云的女儿戴孟彬视频通话
 戴晓云的侄儿戴翔山(中)  
  在随后的几天里,县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又反复和戴晓云现年92岁、现住北京、身体硬朗的二女儿戴孟彬微信联系,向她老人家打听更多情况。孟老不厌其烦介绍情况,说她们和父亲相处仅数月,和母亲相处也只有6年,父母基本不跟她们做儿女的谈工作,所以她们了解的情况有限。但是,她把父亲曾经的一位上级领导在她母亲去世后介绍的一些他们父母的情况以及她从报刊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提供给了县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从而披露出更多的细节,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
 查阅的衡山戴氏八修通谱       徐合奎、熊仲荣、世上村支部书记彭建青(右一)
                               与戴翔山、戴晓云侄孙媳妇文雪平(左一)合影

  戴晓云(1898.8—1981.2),中共地方党史书籍记载其姓名均为戴述人,或戴晓云。衡山戴氏八修族谱记载其名为树仁和树人,同音不同字,族谱这个记载不准确。族谱记载他号晓云,系墨林长子,1898年8月27日午时生。戴晓云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化功底深厚,写有多篇文章。他的一生曾使用过多个姓名,至少有戴晓云、戴述人、戴德清、谭哨云、周书侬等。
  戴晓云离开衡山后,曾长时间居住在长沙。他思想先进,积极为党工作。他在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陪同毛泽东步行5个县考察湖南农民运动。
  后来,戴晓云去上海从事革命活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蒋介石于1927年6月16日发出对197名“共党要犯”的通缉令,戴晓云名列其中。自此,在白色恐怖之下,为躲避抓捕,他隐姓埋名,转入党的地下工作。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他和妻子不得不将一年幼儿子寄托上海苏州河一船夫扶养,至今下落不明。1929年12月,戴晓云担任中国革命互济会首任主任兼党组织书记。中国革命互济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社会救济团体,前身为中国济难会。1929年12月,该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名为中国革命互济会,总会设在上海,戴晓云、黄励、刘明远、邓中夏先后为总会负责人。该会的任务是反对白色恐怖;救济被压迫群众、革命战士;组织贫民救济运动;反对欺骗的慈善事业及伪人道宣传;援助红军,反对国民党进攻苏区等。戴晓云和同志们一道,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不仅采取多种措施救援被监禁、屠杀的革命者及其家属,而且作为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在反对帝国主义和中国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930年9月互济会被查封,其活动转入地下一直持续到1933年。该会创办了《海光日报》《中国通讯》《通讯集》《北方互济生活》等刊物。1931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扩大)上,以王明为首的“左倾”错误路线登场,戴晓云被撤职并被开除党籍。1931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向共产国际报告四中全会决定中专门列出了戴晓云受处分的情况。即使受此严重打击,戴晓云仍然忠心不改,后来一直坚持为党工作。
  1951年2月,他远赴香港经商,其工作直接跟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联系。1963年他正式定居香港。在香港期间,他继续为党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2月,他逝世于香港,并安葬于香港。
  他后来的工作地点主要是在上海、香港等地,没有再回湖南,且因党的地下、秘密工作需要,他不得不长期使用化名,或者说是隐姓埋名,这是后来其家乡地方党史书籍再难找寻到他姓名的原因。
  戴晓云的家人情况:父亲戴墨林,字维汉;母亲王氏。他有2个弟弟:鸿禧(松云)、镇湘(庆云)。他的一生有过三段婚姻,育有9个儿女。他的第二任妻子周毓明,与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著名文学家丁玲是岳云中学同学,与杨开慧还是长沙老乡。现在他健在的子女大多是八九十岁高龄,分别生活在北京、天津、哈尔滨、香港等地,都十分怀念家乡。其中一个儿子戴永江(长荣)现年81岁,系哈尔滨工业大学退休教授,在学术上颇有成就。
  (作者:张英豪,衡山县委党史研究室干事,电话:18216066771)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备案证书:湘ICP备16000692号-1 版权所有:衡阳党史网 主管主办:中共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