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社1921”红色文化教育沉浸式体验基地开馆
2024-09-16 19:10:02 来源:



1921年,衡阳进步学生发起成立“心社”,把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播撒在衡州大地。103年后,“心社”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唤起历史的记忆。活动开始前,与会人员共同为“心社1921”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并参观了全息光影空间、《先锋》编辑部、《毛泽东六次来衡阳》专题展,心社“有礼”等沉浸体验式展厅。
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向“心社1921”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开馆表示衷心的祝贺。胡振荣要求,要讲好衡阳的党史故事,牢牢把握“心社”这一重要红色资源,做好文章;要整合好衡阳的红色资源,把分散在衡阳各地的红色资源串联起来,形成综合性记录;要形成发展机制,赋能“心社”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打造“心社”品牌,实现文化输出,推动“心社”走出衡阳,走向全国。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胡果雄认为在湖南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开幕之际,召开“心社”历史研讨交流座谈会,对挖掘衡阳红色文化和促进衡阳红色文化旅游意义重大。他强调,要从“心社”挖掘衡阳党史的深刻内涵,研究好“心社”历史,讲好“心社”故事,传承“心社”文化。要用“心社”发挥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用丰硕成果熏陶人,用丰厚底蕴感染人,用丰富形式吸引人。要在“心社”体现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当好本届旅发大会东道主,当好红色文化旅游生力军,当好党史学习教育排头兵。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二级巡视员李红喜表示衡阳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一直走全国地级市的前列。特别是衡阳的《星火起湘南——音乐党史课》《人民的军队——音乐国防课》先后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带出了省外,不简单、不容易、不停歇。他认为“心社”在党史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衡阳党史部门的主动作为,让“心社”的历史走进了人民群众心中,未来,党史部门还要继续履职尽责,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推进研究、宣传、弘扬好党的历史。

市委党史联络组常务副组长肖长贵指出“心社”是衡阳的建党先声,也是衡阳人革命精神、英雄血性的活水源头。党史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传承好“心社”革命精神,既要研究入深,也要教育入心;做好党史工作,既要坚定守正,也要敢于创新;弘扬好红色文化,既要铸魂育人,也要赋能发展。他为衡阳党史工作者“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气质点赞,勉励党史工作者继续努力,推动全市党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国旅游协会展览展示工作部主任助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国防教育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邓昭明博士认为“心社”是一个沉浸式的展览、展示空间,也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他从红色资源可持续利用,红色场馆可持续运营角度,深刻剖析了“心社”品牌如何进行内容和机制创新,把“心社”的文化“IP”做大做强,走出省外、走向全国。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虹对中央、省委党史研究院和市委关心和指导表示感谢,她指出市委党史研究室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心社1921”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启动为新起点,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守正创新,奋力拼搏,不断开创衡阳党史工作新局面。
会议现场还播放了“心社”宣传片。与会领导、专家围绕红色资源利用、红色场馆运营、红色基因传承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