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之窗 > 领导讲话 >
在衡阳市“学史补钙 以史铸魂”现场会上的讲话(张志初)
2015-11-26 11:44:06   来源: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张志初

(2015年1月13日,根据录音整理)

\
   
  回到梦绕魂牵的衡阳,特别是又来到曾经工作过的雁峰(注:我曾在衡阳警备区工作过,衡阳警备区驻地在雁峰区辖区内),来到湘江乡,来到奇峰村,我特别激动、特别高兴。因为这方水土确实让我有很多往事回味。当我亲切地抚摸这片土地的时候,有太多的情感在内心涌动。增科主席、邓柯秘书长都是我的老朋友,在座的还有很多同志都是我的好朋友,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如刚才发言的高新村的丁平利书记。
  参加这次“学史补钙、以史铸魂”活动,就基层来说,我还是第一次。在衡阳市委领导下,周美好主任以及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们组织得很好。特别是雁峰区委、区政府对于意识形态,对于铸造灵魂、凝聚正能量,特别有章法、有措施,抓得很到位。
  前不久,我们出了两本书,一本叫《湘江之问》,一本叫《精神之钙》,等会送一些给基层的同志。今天来到湘江乡,稍带讲一讲“湘江之问”,主要想讲点“湘江之答”、“湘江之悟”。
  湘江之问,问什么呢?
  我跟大家推荐一下,就是毛主席当年在《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曾发出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2013年12月26日,我有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总书记一上来就讲,毛主席在年轻时就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而且还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壮志。湘江河畔有几多名人发出过几多感叹!那个时候我就下决心要编一本书,书名就叫《湘江之问》。
有主席的“问”,也有少奇同志的“问”。少奇同志怎么问的呢?当年他回湖南的时候,他曾说“不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呢”。胡耀邦也有“问”,耀邦同志在湖南工作过一段时间,曾经有不少“问”,我们也选了一个。朱镕基也有“问”。2001年,朱镕基同志考察湖南,这是他在总理任上最后一次回湖南。考察期间,他写下了“浩浩汤汤何日现,葱茏不见梦难圆”的诗句。过去八百里洞庭,浩瀚的三湘四水没有了,山上过去那种郁郁葱葱的景象没有了,朱镕基同志情不自禁地发出“浩浩汤汤何日现,葱茏不见梦难圆”的生态之问。彭德怀也有“问”,刚刚有位同志谈及我写这篇文章的感悟时,讲到任弼时也有“问”。最后一“问”我们用的是雷锋的,雷锋小时候生活在湘江河畔,他说“假如你是一滴水,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雷锋的“问”是奉献之问。
我把上述这些从伟人改造中国与世界之问,一直到雷锋的奉献之问,还有生态之问、忧党之问、忧民之问等等串连起来,结果就形成了这本《湘江之问》。
  今天听了大家的发言,等会邓柯秘书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就想从另一个角度跟大家谈谈心,我琢磨着是叫“湘江之悟”好,还是叫“湘江之答”好。叫“湘江之悟”吧,感悟的“悟”。“答”我也答不出来。
参加这次活动,来到湘江乡,来到奇峰村,我有三点感悟。
  “湘江之悟”第一悟,悟出了钙和魂的高度
  不是要“学史补钙,以史铸魂”吗?钙是有高度、有硬度的。刚才发言的嫦娥老师、文婷大学生村官,还有解放军干事陈力、组织委员颖婕、村支部书记等等,特别是运霞大姐,他们的回答让我悟出一个道理,灵魂和钙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它不是嘴皮子随便说说就可以实现的。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钙是一种金属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Ca,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石灰里面有钙,人体的牙齿、骨骼都含钙,年轻的妈妈或者准妈妈都知道,小孩不能缺钙,要补钙。今天早上我在一个电视节目里,看到一个非常熟悉的演员,《渴望》里边的女主角,她做了一个广告,关于“新钙中钙”的广告,她说“新钙中钙,哈药六厂出品”,然后一脚踢过去了。这就叫做补钙,中老年补钙。所以钙是不能缺的。
  精神上的钙也是具体的。习总书记讲,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道德上堕落。精神上缺钙比身体中缺钙还要可怕,还要致命。历史上有些人没有钙的,像秦桧、汪精卫之流,这些人都缺钙,软骨病。我们湖南人大多是有钙的。王船山有钙,“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很有骨气;夏明翰有钙,“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所以说,钙是不可缺的。
魂也不可缺。其他什么都可以丢,金钱啊,衣服啊,丢了都没事,但魂不可以丢,丢了魂就非常可怕。我们讲,山有山魂,海有海魂,江有江魂。呼啸的声涛是山魂,动听的浪花是海魂。湘江乡有乡魂,奇峰村有村魂。诸如此类,全都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面大旗。要靠这个魂来凝聚民心、凝聚党心、凝聚军心。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我们的魂。刚才大家讲的,都是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联系工作来谈党史故事、吸党史营养,这里面就有魂,就有钙。我到这里之后,感觉到市里,区里,乡里,甚至社区、村都有魂和钙,确实触摸到了魂的高度,钙的硬度。非常令人欣慰。所以说,我要向大家学习,这是“湘江之悟”的第一悟。
  “湘江之悟”第二悟,悟出了党史、国史、军史的弥足珍贵
  作为一个党史工作者,我的资历还很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军人,一介武夫,在衡阳警备区当政委,和陈力是老战友。到地方工作之后,先是做意识形态的工作,现在还是在做大意识形态的工作。过去我自感对党史、国史、军史,也还算有透彻的感悟,今天听了大家的发言,觉得有些惭愧。你们把故事讲得这么好,演绎得这么精准,从大人物到小战士,从小平的一些言论到杨勇是怎么用兵的,从任弼时怎么样合群、爱群、靠群三部曲到一些小人物的故事,个别同志还还讲到开朗部长关于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一些言论等等,这些都让我感到特别亲切。你们把党史故事讲得这么鲜活,并且介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难得。
党史、国史、军史,这些昨天的辉煌,对于今天和明天都是弥足珍贵的。目前来说,西方列强想要用铁骑来践踏我们的领土,是不可能的,是痴心妄想。但要警惕他们用西方的一些思潮、理念、价值观和文化来侵略我们、腐蚀我们。这不是危言耸听。他们要做到这些,首先就是要篡改、颠覆我们的历史。他要虚无历史、恶搞历史,甚至胡说什么黄继光之所以堵枪眼是因为没有站稳绊倒了,胡说什么董存瑞之所以炸碉堡是因为班长骗他“你先撑着”,我找根棍子来帮你,结果班长走了。他们宣称这些故事全是虚无的东西,甚至还污蔑毛主席怎么样,小平怎么样。所以说,他要颠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首先是从历史领域开始的。
  台湾那边,我们的老乡马英九已经有点撑不住了,就是因为那些年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搞去中国化,搞“****”造成的恶果。“****”分子居然妄想把台湾史编到外国史里面去,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为什么现在台湾选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有那么多危机?包括香港所谓的占中运动。他就是要颠覆历史。所以说,我们的党史、国史、军史是弥足珍贵的。今天听了这么多党史故事,我感到确实如总书记讲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清醒剂”。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指导河北的时候到达西北坡,他就说;“西北坡我多次来过,每来一次,都会吸取更多的正能量”。我们雁峰区、湘江乡,能在党员群众中进行党史、国史的学习教育,进行学史补钙、以史铸魂,我觉得做得非常好,传播了正能量,在全省做出了表率。在座的很多同志,一般的党员,一般的支部书记,其实都在为党写历史,都在为我们党修家谱,用实际行动代表党来执政,所以支部书记也不是好当的。刚刚我们看到高新村的支部书记,丁书记说他有梦想,要带领大家往哪里走,用支部书记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同时还就怎么样加强城中村的建设、怎么样在拆迁等问题上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的一致性给市人大提出很多提案和建议。这些过程本身就是在创造历史。所以我们要特别尊重历史。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大家对历史有着这么清醒的认识,我觉得很难得。你们的发言,你们的行动,让我感觉到习总书记对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确实在我们这里落地生根,很了不起。
  “湘江之悟”第三悟,悟出了补和铸的责任
  怎么样补钙,怎么样铸魂,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党史工作者的神圣责任。怎么样补钙?要用学历史来补。怎么样铸魂?也是用学历史来铸。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了文艺工作者也是铸魂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世界上有两件难事,第一件难事,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别人口袋里的钱合理合法地赚到自己口袋里来,这非常难;第二件难事,作为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把我们头脑里的思想装到别人头脑里去,这更难。把钱装到自己口袋里还容易一些,把思想装到别人头脑里更难。补钙和铸魂,确实是最难的事。怎么攻克这个难关呢?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我有几点感悟。
  首先,补和铸需要熔炉。没有熔炉怎么铸魂呢?钙片做出来之后也需要熔炉把它炼好。熔炉要靠我们各级组织来培育、搭建。
  前不久我去了一趟井冈山,井冈山的干部学院就是一座熔炉,井冈山的每一座山峰都是铸魂的熔炉,都可以讲出故事来。黄洋界有黄洋界的故事,茨坪有茨坪的故事,八角楼的那盏灯有灯的故事,这都是熔炉。湘江乡,奇峰村,还有那么多的社区,都搭建了非常好的熔炉。衡阳也有熔炉,王船山故居,夏明翰故居,还有抗战纪念地等。衡阳这座城市,本身就是抗战文化名城,这都是熔炉。这些故事我们可以走着读,站着听,躺在床上可以想。
其次,铸和补需要工匠。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像嫦娥那样好的老师,是铸不好魂、补不好钙的。打铁要有铁匠,要有工匠。共和国将领杨得志就是打铁出身的,后来成为总参谋长、政治局委员。我们铸魂、补钙,确实要有好的工匠,需要骨干,基层的骨干,包括大学生村官,包括乡里面的组织委员,都是非常好的工匠,都是打铁的。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需要自己要先补钙、先铸魂,这样才能理直气壮。我觉得衡阳市培养了一批批特别优秀的铸魂和补钙的工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老百姓天天在一起,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非常了不起。
  第三,铸魂和补钙需要平台。没有平台怎么补啊?打铁还要台子,还要锤子。现在高压水压机也好,其他的机器也好,都得有一个锻造的平台。那么,我们利用《湘潮》作为平台之一,作为以史铸魂、学史补钙的平台恰到好处。你们这些文章我会带回去。谭颖婕这篇文章我还会带给开朗部长看,看一看有好处。我们把平台运用得炉火纯青,恰到好处,掌握了火候,把握了温度,掌握了适当的配料和配方,才能制造出精品来。
  所以说,这次来到衡阳,来到雁峰,参加这样的活动,不虚此行。悟出了一些道道。借此机会,也代表省委党史研究室感谢衡阳市委、市委党史研究室,特别是感谢增科老主席,感谢区委书记、区长,还要感谢基层如湘江乡、奇峰村。你们有什么好的作品、意见,欢迎你们奉献给省委党史研究室。等会朱习文同志也将把我编的几本书送给大家。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备案证书:湘ICP备16000692号-1 版权所有:衡阳党史网 主管主办:中共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